第二一七章 飞沙沉石-《全福夫人要和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……想到因此受到伤害,甚至丧命的无辜百姓,沈南珣又于心不忍。

    内心的拉扯让沈南珣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刘大人的话。

    “现在修堤固坝还来得及吗?”沈南珣张口声音都粗嘎了些。

    刘大人想了想摇头,“梓州无大坝,丰水期修堤,事倍功半,不如赶紧让百姓往高处搬,再在低处垒石块泥沙袋,尽量减少伤亡。”

    梓州知府同沈南珣并无私交,但同利州知府往来不少,利州知府沈南珣还是不熟,不过利州有盐铁转运使邢大人。

    沈南珣一瞬间想了很多,这做好事还得转那么多道手,看来回去还得去一趟利州府。

    沿着江走了一路,内江渐渐远离了崇山,流向了开阔地,虽然也都修了高高的堤坝,但两岸紧靠着堤坝的耕田看得出来,这处多年没有泛滥过了,若非如此,耕田也不会离堤坝这样近。

    沈南珣看着远处的山,有些不死心。

    回到城里,沈南珣还是说了,“刘大人治江收效显著,某佩服。”

    刘大人红着脸连道,“不敢当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有一事某不解,还望刘大人解惑。”

    “下官定当知无不言。”

    “成都府路多山,人却不少……”

    刘大人有些气恼,“世子莫不是忘了下午下官说的,山上的树不能动,山洪要人命的。”

    沈南珣示意刘大人稍安勿躁,“难道没有不砍树的法子?”

    刘大人沉思半晌,“种果树?”

    沈南珣倒没想到这个,“未尝不可。”

    刘大人很快就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,“蜀地山多是石山,就是土,也不深,下面都是石头,还掺着石块,种果树也十分艰难。”

    “能不能在树间种点什么?”沈南珣提出。

    刘大人默默想了想蜀地常种的作物,“不成,树间阳光不多,只怕种了也是白忙活一场。”

    沈南珣对作物还真是不熟,也说不出所以然。

    “某这里倒是有一位对农事十分熟悉的先生,若是刘大人不嫌弃,某让他走一趟,瞧一瞧,若是能让蜀地收成再多一成也是好事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