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武举的必要性-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打仗是会死人的,当然要比做工要高许多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

    一年数百万短期咬咬牙,还是能支撑的,但长此以往下去,财政赤字太大了,搞不好就会崩溃。

    这还只是客观因素,更可怕的是,一旦废除军户制度,大明军队立时就会分崩离析!

    从局部开始搞?

    别开玩笑了,不患寡患不均在哪儿都适用,在军队这么弄,属实是茅坑打灯笼。

    思索再三,唯有一法——搞武举!

    开启武将的上升通道,抬高武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,提高人们从戎热情,唯有如此,才能保障大明军队的实力,才能跟日益壮大文官体系抗衡。

    这个权力场,不能只有一种声音,但随着文治发展,战事的减少,文官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了。

    其实武举自洪武朝,朱元璋就开始搞了,但一直没什么成效,无他,大明不缺武将,且过剩。

    到了永乐朝也是如此,朱棣的班底很强,武举同样没得到发展,仁宣时期着重文治,而到了正统时期,朝局岌岌可危,也没顾得不上,景泰朝主打一稳定。

    因此,大明的武举从未得到应有的发展。

    但现在,重开武举的必要性,已经迫在眉睫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乾清宫。

    李青、朱见深相对而坐,气氛较之以往,和谐了太多。

    朱见深看李青更顺眼了,随着时间推移,他愈发觉得绝大数文官比李青更讨厌,且不是一点两点。

    “李卿无事不登三宝殿,今日来,是有谏言吧?”朱见深希冀的问。

    他现在实在疲于应付,心情就没好过,只希望李青能有好计策,帮他减轻一下压力。

    李青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问:“皇上,你现在能行使的权力有多大?”

    “哪有什么权力啊,朕登基还不满一年,百官……你都也看到了。”朱见深苦笑,“真要说使得动的人,也就太监了。”

    “确定使得动?”

    “当然!”朱见深有些下不来台,哼道:“朕对宦官向来厚道,之前牛玉那般混账,朕也只是发配他去南直隶;

    小恒子下台后,朕又是赏宅院,又是赏钱,恩赏无以复加,宫里的这些太监,自然会感念朕的好。”

    李青微微颔首:“除了太监呢?”

    “……还有你。”朱见深煽情道,“李卿一心为国,天地可鉴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了好了。”李青赶紧打断,起了一身鸡皮疙瘩,毫不客气道:“皇上你这也不行啊。”

    朱见深:“……”

    你以为我不想,可这才大半年光景,哪有那么好掌权……朱见深哼道:“永青侯来,不会是消遣朕的吧?”

    “我没那么无聊。”李青好笑摇头,“这次,我是真的给你献策来的?”

    “哦?”朱见深精神一振,“你又有计?”

    “武举!”

    “好啊!”朱见深一击掌,大笑道:“朕也有这个想法,真是英雄所见略同,李爱卿不愧是三朝元老,嗯……甚好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道:“不过计策是好,却也得能施行才是,百官可没那么好说话……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