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再往后几页,每一页批注的开头不是“铁哥”、“当家的”,便是“他”,王铁噙着泪喃喃道: “傻瓜,干嘛一句不替自己……” 又翻数页,批注的开头终于不是这些字眼了: “我的小幺幺,娘终于看见你了,你好可爱哟,你爹给你取名叫王劲威,你一定要快快长大,像你爹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。” 这一页的菜,却是一道简单的“豆浆”,娟秀的字迹在下面潦草的补充道:“我的天,这么大一碗,不会把小幺幺给撑死吧?不行不行,我去问问隔壁何婆婆去……” 再下一页,“三两半”,奇怪的菜名,批注这样写道:“从码头的张叔那儿听来道菜,说江南那边的公子小姐从小就吃这个,长大后个个俊俏秀气的紧,不如给劲威试试罢……不过可别让铁哥知道了,劲威若是生的秀气了,他又要同我生闷气啦。”(在批注最后,还画了个小巧的笑脸,正俏皮的吐着舌头)。 三两半,江南著名药膳,可强壮筋骨,稚童食效最佳。 此后每一页下,都记载着日常的琐事,皆是关于王家父子的——王铁将生意经营的风生水起,隐隐成了巴郡最大的铁器厂;王劲威上了学堂,回来向父母展示了一首《咏鹅》;王铁的名声传遍了中原大地,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,一家人终于从后山小石屋搬到了大宅子;王劲威摔了一跤,头上起了老大个包…… 又翻了几十页,最后那一道“欢聚一堂”写了足足有三四页,足可见得其中繁复,批语写道:“真累啊,终于把这道‘欢聚一堂’琢磨出来了,这可是我自创的菜,只属于咱们王家人自己的,除了铁哥和劲威,我谁也不做给他吃……铁哥也真是的,多大个人了还和自己儿子吃醋,非要我多做些菜给他才行。不过这下好啦……” 字迹在此处忽然潦草错乱了,似乎当时发生了什么突发情况,再往后,娟秀的字迹续道: “……这下好啦,这道菜他们两父子一个比一个喜欢,再也不用争来争去的了。” 后面已无菜谱记录,但每一页却依然有字迹: “也不知道我怎么想的,明明是菜谱,却被我当成记事本了,什么鸡毛蒜皮的琐事都要写上来……” “劲威又长高了一寸……长高了七分……长高了一寸,今年我家小幺幺长了好多呢,最多再有两年,就比娘还高啦。” “一个叫千风的组织,给铁哥安了个‘大匠运斤’的头衔,文邹邹的我也听不明白,要我说还不如铁王来得实在,可铁哥却高兴得紧……” “好奇怪,这一年来总是头疼,一阵一阵的,疼时钻心,可说不上什么时候,便又一下子好了……铁哥最近忙,劲威也总被别的孩子欺负,我还是自己先忍忍吧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