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八章 烽火戏诸侯,绝佳的机会!-《我才七岁,老朱你让我监国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老朱看来,如果不加以限制清洗,迟早会酿成大祸。

    事实上,历史后来的走向,也一如老朱所料。

    哪怕他为了让建文帝继位,大肆屠杀功臣,利用“蓝玉案”,清洗了大量淮西勋贵。

    可后来的靖难之役中,这些人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。

    由于他们与朱棣关系更密切。

    不少人在征伐之时,出工不出力。

    朱棣能顺利造反成功,固然离不开建文帝的愚蠢。

    但与许多武将(包括大量中低层武将)不用心平叛,也有着极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而在黄子澄眼中,朱允熞所做所为,已然严重触犯了淮西勋贵集团的利益。

    先是加征商税,再是打常茂,不给他们任何面子。

    接着又杀了李景隆。

    双方之间的矛盾,已到了接近爆发的边缘。

    若不是蓝玉一直压着,那帮武人,早就要起来闹事了。

    可眼下蓝玉领兵出征,不在金陵城中。

    而冯胜,傅有德等人,又都进京了。

    金陵城内的淮西勋贵,有了新的主心骨。

    他们如何能吞下斩杀李景隆这口恶气呢?

    齐泰叹气道:“就算他们再不满又如何呢?太孙领兵在外,军情紧急,也没有临阵责罚统兵元帅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以此为借口拖延,谁又能寻一个不是?”

    “待到倭寇之乱平定,松江府城收复。太孙立了大功,斩杀李景隆的事,自然就翻过篇了。”

    他看透了老朱的谋算。

    黄子澄冷笑道:“你说的这些倒也没错,但前提是,他这一仗要打赢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别忘了,我已经给嘉兴府知府许东江去信了。”

    齐泰轻轻摇头,道:“许东江毕竟只是一介文官。虽然身为知府,在战时有守土之责,可临机决断,处置事务,暂掌军政,但太孙殿下一到,自然就会收回。”

    “他或许能拖一些后腿,却未必能起来到决定性作用。”

    “何况……”他顿了顿,道:“许东江也不敢做得太过。”

    朱允熞毕竟是皇太孙,又是监国。

    此次出征,更是被老朱加封为威武大将军,授独断之权。

    许东江若是一直推拖,或暗中作梗,贻误军机,朱允熞就能斩了他,再临时任命一个新的知府。

    杀李景隆还会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杀许东江区区一个嘉兴知府,朝堂上却是连一个水花都不会有。

    “无须担心。”黄子澄笑了笑,放低声音道:“太孙行事肆无忌惮,朝中想对付他的,可不止你我。”

    齐泰一惊,问道:“你是说,那帮淮西勋贵也在暗中出手了?”

    他有些惊愕。

    朱允熞虽然得罪了那帮人,但双方的矛盾,毕竟还只是爆发的边缘,没有真正爆发。

    认真说起来,淮西勋贵的真正首领,除了朱元璋这个皇帝之外,其次就是原来的太子朱标了。

    也即是朱允熞的爹。

    故而,他们与朱允熞的矛盾,实际上还是内部矛盾。

    淮西勋贵再怎么不满,目前也仅止于在朝堂上向老朱上奏,为李景隆抱不平。

    还没有到撕破脸皮,暗中去下黑手的地步吧?

    再说,自从胡惟庸,李善长先后被杀后,淮西勋贵只剩下一帮武人。

    虽说领兵打仗的能力不错,可朝堂斗争的手腕却不怎么样。

    也就是依靠强大的势力,才能支撑。

    他们哪怕想下黑手,也想不出啥好计谋吧?

    黄子澄见齐泰疑惑,得意的摸了摸胡须。

    “下黑手倒是没有。”

    他笑道:“军中的将领,大多对李景隆之死愤愤不平,心有不满。”

    “此次出征,各军的准备工作颇为繁复,速度也就难免会慢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再加上从应天去嘉兴、苏州、路途遥远,大军短时间内,怕是到不了的。”

    齐泰的瞳孔骤然放大。

    身为兵部左侍郎,他当然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。
    第(2/3)页